众人网记者 杨晓彤 青岛报谈
在青岛即墨灵山乡村挂牵馆的展柜前,69岁的吴显瑞正用掸子轻轻拂去旧式收音机上的灰尘。斑驳的铜铃在他的手掌中轻晃,好听的声响穿越了半个世纪的时光——这是他与老物件相伴的第53个春秋。这座占地1500往往米的民间博物馆里,4万余件老物件逾越时空,串联起胶东半岛的时光挂牵。

16岁那年,吴显瑞从父亲的手里接过了第一件藏品,冰冷的小物件却在掌心懒散着古朴的气味。这俄顷就像是一把钥匙,翻开了吴显瑞兴味的大门,让他踏上了探寻时光密码的征途。
责任后的40年间,他欺诈业余时刻跑遍胶东半岛的古玩阛阓、旧货阛阓,踪影踏遍胶东半岛百余个村落。为网罗老物件,将我方的工资一谈插足。2012年在即墨老城区拆迁现场,吴显瑞为抢救老物件徒手扒开废地时被砖块砸中后背,但他仍忍痛救出一个防碍的铁制犁铧。这些历险故事,在他看来不外是“和时刻竞走”的日常,嗜好与捏着让他无所怕惧。

成绩于年青时从事木工和铁匠责任所积蓄的时刻,吴显瑞总能将那些防碍的老物件确立如初。“老物件不会语言,但它们每一件齐承载着一段私有的故事。这些物件不是我的私产,是扫数胶东的文化挂牵。”因着吴显瑞的屡战屡败,展览也渐渐显出雏形,当看到这些时光挂牵再行懒散光彩,家东谈主也从领先的劝戒,曲折为主动辅助。

吴显瑞确立的即墨灵山乡村挂牵馆内四大展区各具特质:红色文化区的哀痛电视机轮回播放着历史影像;生涯用品区内铝制饭盒叠成“时光塔”;农耕器具区50余件耕具按用途枚举,诉说着老一辈的忙活、灵敏;梓乡具区的雕花衣柜与确立如初的老电影放映机造成时空对话。
夕阳透过展厅的窗户,为老物件镀上金边,也映亮了吴显瑞眼底的爽直。这个与老物件相伴半个世纪的东谈主,用一世讲授着:委果的文化传承,不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,而是在看守挂牵的温度中。说起将来,他念念着我方的犬子说:“等我干不动了,还有下一代持续守着这些时光密码。”